google

2008年4月15日 星期二

黑暗之光




黑暗之光

張作驥

1999

李康宜

范植徫

發現愈底層的人,所發出的生命力愈光亮

導演在一開始的畫面讓康一再家中的走廊走到飯廳(一直線一邊是餐聽,一是康宜的房間),慢慢走,從光明走到暗處,一開始我有點小害怕,以為這畫面怎麼會那麼慢這麼黑,黑到畫面都失去對比細節(不會是蔡明亮的風格吧...)不過其實是有原因的是在呼應我們進入主軸,盲人家庭的生活...

阿平 與康宜就是 這座集合住宅的光亮,黑暗之光,這大樓集合了三教九流,社會地位較低的人物,角頭大哥,小弟!盲人 弱勢族群,黑暗中,盲人按摩院內依舊吵雜聲不斷,十七歲的康宜,從台北回到基隆港邊的家中與家人、鄰居共同度過她十七歲的暑假。康宜總是在黑暗中望著窗外,望著港邊的輪船、天上的星光,一個平靜、淡淡的暑假....直到一個十八歲剛從軍校退訓的男孩--阿平,出現在按摩院前.... 在黑暗中她彷彿看到了…她心中的那道光!
(題外;台灣的電影導演,或是非主流非商業導演喜歡描述小人物,社會角落當作題材,而不是我們所常看到的上流社會,俗艷的對白,俗不可耐的故事,那個世界不是真的世界,不是我們所生活的社會現象,不要選擇不看到這世界,很殘酷就是這樣)

結束時康宜一家回到平時一般的生活,最後有與片子前後呼應!有感覺的 去看看喔 在這不講

日子在過,人人再過,你認為他們生活水平不好,你怎麼想?他們有這樣子認為嗎?
沒有!他們就是失去了才會更努力活出自己!

我偏好看比較平實的故事!很簡單!單純!不做作!不刻意!這不就是生活嗎?
為甚麼總是看些華而不實的?華麗極致,一切都很美好,順理成章??

這類型的影片讓我們了解到 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我們,我們沒有經歷過的台灣社會,人民的交流,文化的差異,那是記憶,那是歷史,那是我們對未來的參考書;片中阿平的處境,背景,丟下他回大陸的父親,不完整的童年,母親的思念,語言的隔閡,這不是特例!有多少人跟他一樣,都是這樣子過來的!!

這類 所謂的藝術電影。
其實看多了會反想看電影不就是要高興娛樂滿足幻想天馬行空,藝術電影就真的是藝術!
他適用來反觀社會,呈現ㄧ人,多人的社會關感或是研究藝術,以純藝術的方向來創作,我現在比較不會去深入探討其片子本身多有藝術,多有個人風格!適可而止!知道了,了解了所要表現出的內涵就夠了!

台灣有太多藝術電影,該來多點商業的,多點娛樂,讓台灣第八藝術有個很棒的成長!!

我發現我偏好的電影類型慢慢成形中...

0 想說啥?:

 
TEMPLATE HACKS AND TWEAKS BY [ METAMUSE ] BLACKCAT 1.1